施怡彤的《入园快乐备战:“心理断奶”应对挑战》刊登于《优家画报
发布日期:2015-03-09浏览:2161
施怡彤老师新一期亲子教育专栏文章出炉了!《入园快乐备战:“心理断奶”应对挑战》——用积极心理学谈宝贝入园的心理调适,给年轻家长们支招。详情请看:《优家画报》2013年8月24日,245期,38—39页。
【事件报道】施怡彤的《入园快乐备战:“心理断奶”应对挑战》刊登于《优家画报》
【事件报道】施怡彤的《入园快乐备战:“心理断奶”应对挑战》刊登于《优家画报》
原文如下:
“心理断奶”应对挑战
宝宝走向社会的标志,就是进入幼儿园。无论从宝宝还是父母的角度,这都是一次心理的适应过程。我们建议父母用积极心理学的观点和方法,对这一过程做全新的理解和认识,增强宝宝的控制感,激发宝宝的积极情绪,让适应入园成为宝宝幸福人生的开端。
近日,在各大妈妈的论坛中,低龄组宝宝(0—3岁)的妈妈们,讨论最多的话题就是:
9月幼儿园开学,如何帮助宝宝调适心理,顺利开始人生的第一个集体生活?
有位妈妈形象地把宝宝入园比喻成“第二次断奶”,其实在身体上、行为习惯以及心理上,这次的“断奶”除了宝宝们需要调适以外,父母和抚养的长辈,同样也要进行调适和学习应对。根据笔者多年亲子教育研究发现,新入园的宝宝们,最集中的表现就是:又哭又闹、不肯上幼儿园,在幼儿园不守规矩不合群,入园后反复生病。
俗话说:机遇与挑战并存。这些听起来“消极”的事件,可以给各位父母一个更为积极、正向的角度,帮助和支持宝宝适应入园。
挑战一:不守规矩不合群
初到幼儿园,陌生的人(老师和其他小朋友)和陌生的环境(教室)都会使宝宝体验
恐惧和焦虑。此外,伴随着运动机能的发展,孩子开始进入“第一反抗期”,常常任性、逞强,如果此时父母对他们的内在需要了解不够, 没有及时予以满足, 甚至加以种种限制的话,极易造成亲子矛盾。
这个阶段的宝宝也懂得了要靠自己的能办来达到某种目标。面对入园的不适应,3岁宝宝经常说“不”,“我不要去”等反抗的声音,这些其实都是他们意志发展的表现。在与同伴交往中, 3岁的宝宝喜欢借助游戏为手段, 交往越来越多, 但此时宝宝又往往对游戏的方法、规则还不十分了解, 也不会巧妙地表达自己的主张, 因而,他们在与同伴相处时又经常会发生冲突。
父母策略:增加宝宝“控制感“,快乐守规矩
增加宝宝的“控制感”可以有效的抵御“焦虑和恐惧”等不适心理表现。积极心理学家通过实验证明:控制感会增加孩子的喜悦体验及行动力,而无助则会诱发负面情绪造成情绪波动。具体而言,可以这么做:
提前培养能力
爸爸妈妈首先要弄清楚孩子远离家人,所要面临的困难是什么。归纳起来主要有:独立吃饭、喝水、如厕,独自入睡,整理衣物,表达自己的诉求,与人交往,等等,提前让宝宝掌握这些能力,会大大加强他们的自信心和安全感。
给予适当小挑战
当宝宝面对新任务时,事情时常看起来很艰巨,爸爸妈妈要尽可能地利用微小的、可达成的步骤将挑战分层,首先从孩子容易控制的程度开始,然后再小步子前进,帮助他攻克难题。
扩大选择空间
让宝宝感觉自己有控制能力也很重要,例如:给他在限定范围内的选择权、不断扩大安全的玩耍空间,请他帮助大人完成一项复杂工作的一部分,等等。这些在家庭中获得的“控制感”可以“拓延”到陌生的环境中,让宝宝具有更多的心理资源来适应。从而进一步地建立秩序感,自由自主的成长。
挑战二:大哭大闹情绪坏
3岁的宝宝已经有鲜明的个性情绪,如高兴、厌恶、愤怒、害怕、妒忌等。但情绪的表达多是短促、爆发性的,而且容易从一种情绪迅速转变到另一种。有学者认为3岁是恐惧情绪发展的高潮,易对动物、黑暗、雷电等产生恐惧;同时,3岁的幼儿自我意识初步形成,更能从行为和意识上探索“自我“和”他人“的区别和关系。发展心理学对幼儿依恋模型的研究发现,幼儿的人际互动风格的分为:安全型、焦虑型、回避型和紊乱型。通常,安全型的宝宝,短时间能够融入新的环境;焦虑、回避和紊乱型的宝宝则哭闹的情况偏多,入园的心理调适阶段波动起伏比较大。
初入园时, 亲人的离开,陌生的情境, 导致宝宝基本需要的缺失, 再加上生活习惯的不适应与要求的不能及时满足或延缓满足, 分离焦虑就会如期而至。研究表明, 宝宝对亲人的依恋及分离焦虑的产生与成长环境、父母的养育方式及教师的言行关系密切。为了应对这一挑战,就亲子依恋入手。
父母策略:激发宝宝积极情绪,共度美妙时光
做积极的情绪榜样
宝宝通常将“重要他人”作为自己的榜样,在入园这件事情上,父母积极情绪的榜样作用尤为重要。父母自身的分离焦虑会透过入园的事情流露出来。父母要将入园看成宝宝成长的一个标志,控制自己的消极情绪。家长流露给宝宝的情感应该是面对宝宝成长的喜悦和对于宝宝适应幼儿园生活的信心。
巩固入园的愉悦体验
帮助宝宝增加入园的愉悦情绪体验的做法有很多,例如,多分享在幼儿园的愉悦事情----“今天在幼儿园里认识了一个新朋友”,幼儿园的稀饭很好喝“,喜欢幼儿园的滑梯”,某某老师带来的新画纸非常好玩“等等。当宝宝讲到“好事情”时,爸爸妈妈要在一旁用羡慕的眼神,夸张的语气,增加宝宝叙述“好事情”的愉快情绪;当宝宝讲到“坏事情”时,则要用平和的语气来安慰鼓励。3 岁的宝宝可能还需要一些提示,但坚持一段时间,他们就会有一连串的“好事情“来叙述。当宝宝开始关注于”好事情“,他们也会开始喜欢做好事,而不愿意干坏事。
共度睡前美妙时光
建议父母与宝宝共度高品质时光:如睡前时光,和宝宝在睡前的几分钟一起来回顾一天中所发生的有趣事情。睡前回忆很容易成为睡梦中的题材。积极心理学家们相信睡前的最宝贵时间不仅可以制造美梦,更可以提升积极情绪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