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城市

首页
讲师查询 课程超市 免费比价 内训众包
蓝晟

蓝晟 暂无评分

综合管理 国学应用

讲师官网:http://lans.sougen.com.cn/

付费查询讲师联系方式(无需注册 扫码即可)
仅需5.00元查询讲师或助教联系方式,仅限聘请讲师授课

立即购买

蓝晟二维码
扫一扫讲师移动官网
任意分享朋友圈
  • 2015-11-11
    查看详情>> 儒释道医武,乃至民间功夫,在传承的过程中,并不保守,因为,大道从来少人求,求道之人慧根拙;言语道断不可授,磨砺比喻亦难悟。 此中原因有三: 其一,徒弟要有比较好的国学底蕴才好理解道的精髓所在,文以载道吗,否则,就会没有了基准和参照系,这样,就会理上不开窍,身心难入手,不容易与生命的本体碰面。 其二,徒弟的基础不够,接不住功夫。身上的通透度、敏感度、沉潜度,不通、不灵、不显,自然就不好理解形而上的思维和本体性的功夫。 其三,真法并不是没人讲,而是此中有真意,语言难说清,所谓的言语道断,不可说兮也。并不是不可说,只是由于“内修本是自家事,冷暖自知难说清”,因此,实际讲课时,老师多爱打比喻,愿意用形象化的语言,来开启学生的悟门;并且还要通过形体上的吃苦锻炼,来磨砺心性;通过做事情的忙碌杂乱,来磨砺心的定力和专一。 尽管有以上原因,国学和太极拳,或文武之道,如果第一个阶段,也就是,在传授国学或太极拳最佳时期,这里指的是师父、或者儒家谓之的先生一定还年富力强,也不能太年轻。太年轻没有阅历,年龄太大精力会不济;这个时期,如果没有好的授记弟子、长期跟随的徒弟、从小修学国学、诵读经典的学生,则道统将得不到很好的传承。 古人求学问不为他人,不是为了考试;不是为了显摆炫耀,而是为了把飘逸而出、杂乱迷茫的心收回来,安顿好。 古人讲,人不立志,没有落手处。因此,不管学什么,关键的关键是立志。 以前到武当派学功夫,老师往往先教练一个“大字庄”,这个庄法很简单,就是两脚与肩等宽,或略宽于肩,两臂从两侧抬起,抬至于肩平的高度,手指指向身体的两侧,手心朝下,保持这个姿势,不动,时间越长越好。两手举起不动的时间越长,对于初学者来说,很痛苦,如果学者受不了,很多人就会偷偷溜走,不再学功夫。这时,老师说,这个学生和我没有缘分。 究其实际,是这个学生吃不了苦。吃不了苦,是学太极拳,以及国学的大忌。 从前,杨氏太极拳创始人杨露禅,教儿子杨健侯练拳时,最初,练得很苦,比如,要蹲着身体,在八仙桌下面练拳,练得杨健侯腰酸背痛,行走无力,四处打转转,要自杀。 为什么要吃苦,为了锻炼出超越常人的意志力,没有意志力,国学与太极拳的修持,就不能落到身心性命中。 为什么要考验求道、求学的人,因为没有求道、求学之心力,何谈学道、问学问,切己研几? 能吃苦,有意志力,并立下志向,发下了亲近善知识的大愿,则师父、老师教时,就有了下手处,从而教一个,成就一个。 曾国藩曾说过,看一个人是否有成就,只看三点: 一看,是否早睡早起; 二看,是否读圣贤书; 三看,是否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对比一下,当代很多人,恰恰这三点做得不够好。 当代人,特别是城里人,普遍晚睡晚起,而以前,每一个修学国学与太极拳,或者说文武之道的人,都要做到黎明即起,洒扫庭除,内外整洁。 这里的内外,涵盖着清扫室内外,更包含着闻鸡起舞、诵读经典等身心性命层面的整洁。练武促进气血流通,从而清理身体内的淤积、杂乱;诵读国学经典,是为了让经典的话语,占位于意识层面,从而建立国学的价值观。
  • 查看详情>> 很多人生吞活剥学地推动读经,智勇学堂就接收过10位因为去读经而讨厌读经或者读得刻板、厌恶的孩子。智勇教育所倡导的国学“文武之道”,主张一张一驰,快乐读经和专注读经兼顾,练武和读经兼顾;室内户外活动和室内活动兼顾;孩子打打闹闹和精神专注静心兼顾。这样,对于孩子来说,无忧无虑中,该建立参照系的就建立,该养规矩的就养规矩,该提高记忆力的就提高记忆力;该保留的天性一定保留。 南老师曾经推广儿童读经,但是现在的儿童读经,很多把孩子搞得死死板板,见到人行九十度鞠躬,一天花八个小时,甚至十个小时,拚命背诵。有的加上戒尺,走上严厉惩罚之路。很多所谓私塾的读经,已经让孩子对读经非常反感、排斥和畏惧。老师知道这些情形说:唉!很后悔当年提倡儿童读经。 现在的儿童读经把《弟子规》视为很重要的教材和教育依据,其实老师推广的儿童读经包含了中国文化古籍和西方经典,并没有要走上复古之路,“弟子规”这一套把孩子搞得死死板板,这是台湾另有其人推动的,这不是老师的教育理念。他自己幽默风趣、脑子灵活,有些学生因学佛修定而变得木木呆呆,他看到就骂,怎么学成这付死样子!讨厌!就我所知连太湖大学堂教出来的学生,还不能达到他的理想。他经常说教育难啊!南老师对教育极为慎重,尤其当他看到许多人为赚钱而搞教育则极为痛心。 南老师是中国文化的爱好者、护持者、推广者、实践者,为此出钱出力,舍家舍财舍身命,但是并非一味的复古者,也并非一味的排斥西方文化。他的理想是融合东西方文化之精华,所以在台湾创立了东西精华协会。这样的想法很多人并不理解,曾经有个地方为推广儿童读经,老师很高兴,为其题名为某某东西精华导读中心,后被改为某某古诗文导读中心,他知道后自我解嘲说:到时候,人家说我复古,会被杀头的。在哈哈一笑中,带过他的无奈,也经常在哈哈一笑中,显示他的棒喝。 (节选自古国治《点心灯的人》读后感)
  • 查看详情>> 心太急的我们,眉头紧锁,心扉紧缩,思维紧蹙,在钢筋水泥中,紧张生活。岁月如梭。 心太急的我们,活得的匆匆忙忙,活得风风火火,路边的小花,从来不理不睬,视而不见;路边的风景,与我们无缘?! 心太急的我们,吃豆腐时,只感觉到烫,味道如何,却並不知晓,无从觉察。 蓝天白云,已忘记了她的模样,很久很久了,从不向空虚的天空行注目礼了,更不用说,躺在田野里,与天融为一体了。 向外求财,向外求生存,向外求法,向外求道,唯独不向内求。 是时候了,向内求,求心平气和,求静定如水,求波澜不生,求最美最真的自己。 是时候了,关注自己,让皮肉筋脉骨、四肢百骸、五脏六腑成为最美的和弦,经络为琴。 笙箫合奏,知我者我也;知己者心也。 法无定法,由内达外,内外通达,条条道路罗马,只要专注专一。 与钢筋水泥成为兄弟,仿佛有血有肉,仿佛在森林里穿梭,开心,自然,从不抱怨。 静静蹲下,看路边小花,绽放的笑脸,印在心的湖底,清澈如烟,紫气东来。 万法归心,万千为一叶;只要动静之机,阴阳之济,内外一如,心急亦太极。 太极,太极,太极元气,含三为一;一炁化三清,澄清无间,大道康庄。 一时为永恒;一天为一生;一事一菩提;不离不弃;生生不息。 太极,太极,心为太极。让心太急的我们,归到心太极。 该做什么,就做什么。匆匆忙忙地充满光明;风风火火地如花一样的生死绽放。 该快则快,改慢就慢,融为一体,天地为一。 心太急,就让心太极。 太极为一,惟精惟一,调济为中,中心出发,元亨利贞。 (作者注:2015年,编创心性太极拳,简称心太极。心太极,含三为一,拳功道一体。)  
  • 2015-11-11
    查看详情>> 连续几年,几乎每日都在传授太极拳功道——节假日、春节,亦不休息,有些朋友,不远百里、千里来我这里修炼太极,也因之,自己练拳教拳,每日不少于3小时。一周内还有两三天每日达5小时沉浸在功夫的状态中。 有人问我,您传授太极功夫,是不是少了其他的生活乐趣?我却觉得,功夫的生活状态,是我最喜欢的,不是为了练出超越常人的特异功能,而是在传授太极功道的过程中,有了悟道契机和悟觉妙感通的可能;太极拳之功夫,是让身心性命到了修理整顿——去掉不适应生命活动优化的部分;锤炼内求本具之物质含量;运化能量和信息,安顿好身心,使之性命得到高质量的提升——生命获得了提升和全面优化。 于是,功夫境界就会逐渐不同——也就有了工夫。 谈工夫更多的人是儒家,古代时,真正的大儒,都讲工夫。我觉得这个词,更贴近身心性命之道的本意。 功夫,发挥人体本具之功用,让自己成为大丈夫。 工夫,自己已顶天立地了,自然就是大丈夫。 因此,功夫注重的是过程和运用,工夫是境界及抛却了所有用和不用的有为,直达本体。 工夫。我喜欢这两个字。比功夫两个字还喜欢。功夫,好像功利了一些。工夫更朴素一些。 工夫,由两个「二」加「1」组成。「二」象征着天和地;「1」象征着1个人站立在天和地之间。毫无疑问,人必然是站立在天地之间的。 如果有一个人,上下贯通——通天彻地——透出天,深入地,则大丈夫的「夫」就成就了。 「夫」乃大丈夫的意思。 丈夫离妻子一丈之内的人,最为亲近,共担风雨,共沥甘苦。 大丈夫,则是离天地最近的人,甚至超越天地的束缚,与天地精神相往来。 此为「工夫」。 工夫,乃通天彻地,通晓天的运行规律和法则,彻悟地上的一切成住坏空,具有人世间担当的人。工夫者,任何一个普通人,经过文武双修教育,或者天地规律和法则掌握的人,都可以称之为有了「工夫」。工夫者的现用,则是「功夫」。 功夫。我也很喜欢的词。与「工夫」这个词比起来,是不同况味和微妙程度的不同。 工夫,好像离现在远了一些。 功夫,更接近于普通人的理解。 功夫,更多体现在武功方面,是关于武功境界的描述。武术,是与体育差不多的运动项目——所以现在有个词,武术运动。 功夫则不是,功夫上身,不会退掉。有一天人老体衰气弱,则功夫不老。 「功」乃功用之发挥和用功程度的合一。用功精深到一定程度,则就是有了功夫的表现;有了功夫,日常生活之应用就能恰到好处显示出效益。 功夫和工夫,一体两面,都是中国人文武之道的体现。 以前,儒生,也要经历比武。有一个准备参加科举考试的秀才,认为今科状元非自己莫属,不过,为了摸摸底,就去找临县口碑好、学问好的人比武。比什么,比静坐。静坐时,对方一动,他马上举起提前写好的幡,幡上写的字是:今科状元是我。比了几场,遇见一个对手,双方静坐三天三夜纹丝不动。后来,一个蚊子在对方脸的周围扰动,对方眉毛一皱,他马上举起幡:今科状元是我。 后来,这个人果然是状元。 武道比武,比的依然是儒家强调的静定工夫。 唐朝的陈子昂诗写得好,武功也不错,具体技艺也许并不比专门练武的人强多少,不过,比起武来,他还真赢了专门练武的人。一次,有个专门练剑的跟陈子昂比剑术,对方一下子就把剑拔出来,拉开了架势,而陈子昂则慢慢的拔剑,等把剑拔出来,对方则一下把剑扔掉,承认自己败了,为什么,因为陈子昂的静定工夫高。 杨式太极拳第二代杨班侯,太极拳精深。有一次他和老僧比武,不动手较量,面对面盘膝打坐。过了一会儿,老僧面变色,满头大汗,坐立不安,气力不支,只得认输。杨班侯用的是意气侵袭对方的太极功夫。 这个功夫和儒家静坐的工夫还不一样,儒家讲静定,意气是向内敛的,观照本心,心不动,则静动一如,定在如如不动中;太极功夫,虽也是盘坐,意气则照到对方的皮肉筋脉骨中,层层侵袭,和对方形成一个整体——「只管我混你,不管你混我」,所以,才有老僧面容改色的情景发生。 功夫,多用在武的修持上;工夫,多用在文的修持上。 其实,工夫和工夫,意思是可以互通的。 文武之道,一张一弛。 工夫和功夫,是文武之道境界的体现。
  • 2015-11-11
    查看详情>> ——2011年底,蓝晟老师受邀在深圳南头中学讲课 主持人:我们为甚么请蓝晟老师讲这个题目呢?第一,蓝老师是这方面的专家,是中国读经运动的首倡者之一,更重要的是蓝老师得到了很多高人指点,这是非常难得的。 第二,蓝老师在深圳南山区政府对面开了国学太极馆(现更名为智勇国学院,并创建了智勇书院),这意味着我们可以就近请教。 第三,蓝老师平易近人,如果我们听了以后,感兴趣的同学,随时可以向蓝老师请教。今天是一个很好的学习机会。 下面以热烈的掌声,有请蓝晟老师。 刚才给大家敬了一个拳礼.这个拳礼,右手握拳,左手是掌,两手合在一起。这是一个拳礼。右手握拳代表武,左手掌代表文。文武结合在一起,表示文要涵盖、包裹着武。「文」,在中国我们这里指的是国学;「武」在中国我们这里指的是精进、担当。在古代中国人思想里面,一个真正完美的人,一个有智慧、有所担当的人,一定要文武双修。但着近一二百年,中国文武双修精神渐渐消失。最近十多年,在世界华人中兴起了读经运动。读经运动,实际上是恢复中国古人「文」的传承。我相信过几些年,「武」的传承也会在中国复兴。 经典与成就 我们今天主要讲读经的意义和方法。 「文」的传承在古代是「经」(经典),经是恒久不变的意思,典是典藏的意思。读经,实际是把历久弥新、永恒不变的宝贝,装在我们头里面。 读经和读书是两个概念,目前为止,一般人把上学称之为读书,要学很多课程。读经,只一门课,叫经典,与学校的读书不一样。读经的时候,要反复诵读,不是一遍,是上百遍,上千遍地读,这跟学校一般性的读书不一样。 读经,读的是国学经典。国学经典对应着西方文化,是就西学而提出的概念。西方叫西学,东方叫国学。西方文化的经典和东方文化的经典,都是永恒不变的。为甚么我们要读经?因为凡是历史上有成就、有智慧、有造诣的人,一定是读过经的,而且是经常读经的人。西方读经,比如比尔·盖茨。比尔盖茨在7岁的时候,已能背下3万字的《圣经》(相当于背下百分之三)。他诵读他们国家的经典,然后再学科学知识,才有现在世界首富的成就。 有一天,彭定康,香港最后一任港督(香港没有回归中国之前,英国指派他任职香港最高长官)。他现在是欧盟的高级官员。他到中国访问,记者问他:「彭先生,你最近在忙甚么事情?」他说:「我忙着读两本书,一本书是你们国家的经典——《论语》;一本书是我们国家的经典——《圣经》。」 温家宝总理在南开读高中的时候,他每天除了上课之外,只做两件事。第一,读中国经典;第二,体育锻炼。现在温家宝总理出口成章,就是因为在学生时代,读背了很多中国经典。 前几年刚去世的钱学森,是两代元勋。他们家族叫钱氏家族,钱氏家族的祖先是吴越国国王钱镠。钱镠留下《钱氏家训》,要求后代子孙第一件事要读经——「子孙虽愚,诗书须读」。当代,钱氏家族在全世界有100多人是科学院院士。他们家出现了一批厉害人物,前几年他的侄子获得诺贝尔奖。钱穆——大学问家、大学者、国学大师。 我们看到,凡是伟大的人,作出成就的人,基本上都要诵读本国的经典。正在读书的同学们,你们应该下定决心,挤出时间,在学校课程之外,读读中国经典。 为甚么读中国经典?因为你是中国人,如果你不是中国人,你就要读西方的经典。 著名国学大师南怀瑾先生的徒弟在清华、北大附近讲课,很多清华、北大的大学生、研究生、博士生听课。 他演讲的时候,说了一句重要的话「在场的各位,你们都不是中国人」。 清华、北大的学生,一片哗然:「我们怎么不是中国人」?他说你们长着一副中国人的面孔,脑袋里面存的是西方的思维,你们从小没有读过中国经典。 中国的四书,是中国最核心的经典,只有3、4万字——当然,如果能在加上五经就更好了。 如果把这些经读完,最好像比尔盖茨一样背下来,我相信,你们未来前程光明;我相信,你们未来一定会给中国、给人类作出更大的贡献。 读经的意义和价值 为甚么这么说?因为读经的第一个好处——建立一种参照系。读中国的经典,建立中国人的参照系。 希望大家能诵读中国的经典,按中国人的思维模式做事,做对中国、对人类有利的事情。 南怀瑾的弟子在清华、北大讲的时候,更苛刻,「你们清华、北大的学生,大学毕业,绝大多数会到国外留学,但是,如果没有中华文化的熏修,你们中的很多人,就会成为长着一副中国人面孔,而内里面有可能是狼子野心,反过来对付中国」。为甚么?从小不读中国经典,然后到国外,把国外的经典学到身上,一切按照西方的思维思考问题,最后说的话、做的事、所做的发明创造、提出的政策,均按照西方思维模式提出的。也许有意无意间,已成为西方国家某些人对付中国的帮凶。 如果从小读中国经典,建立的是中国人的思维方式。 中国人的参照系是甚么?儒释道医武最核心的思想,决定着我们的生活方式、行为方式、思维方式。我们后来做一切的事情,起心动念,都是用这种模式来衡量的,衡量世间的一切,这就是参照系。 这种参照系最重要的特点是:含三为一,一门深入。 含三为一是阴、阳、中不断调济。这就是中国人的中庸之道,这是中国人的大学精神。这个「大学」不是现在的大学校,而是大学问的意思。这是中国人的「仁」,一颗仁爱的种子,一个果仁,在里面生出最核心的东西。 什么是参照系?如果你生在小偷家庭,你从小看偷盗东西的事情多了,就会以为偷东西是理所当然的事情,因此,偷东西就成为你的参照系。 如果从小生活在书香门第的家庭中、耕读之家、积善之家,从小读经,未来的你,就会有学问、有造诣、有道德。所以,读经的第一个好处,是建立中国人的参照系,这种参照系,可以超越普通人的知识、知识障,走向圆融智慧。 读经的第二个好处——建立超越常人的记忆力。现在是你们读书的关键期,你们希望学得速度快、效率高,记得牢。现在社会上有很多补习班,专门教记忆术——快速记忆法、超觉记忆法等。这些是记忆的技术,实际上很笨。这些记忆术基本上是图文记忆、谐音记忆、数字记忆、联想记忆等。通过这些记忆方法,虽然学习、训练会更快一些,但它的效果并不长久。这些记忆会在头里面拐弯,让头里面消耗更多的能量,这是短时记忆、暂时记忆。 真正的记忆是记忆之道,它能训练出超于常人的记忆力。这个记忆之道就是——读经。 毛泽东、周恩来,他们的记忆力非常好。有一次周恩来见一个人——他们在30年前见过一面。当时,那个人只说「我姓张」。这次见面,周恩来握手的时候说:「张先生,欢迎你。但你30年前没有告诉我您叫甚么名字」。毛泽东出口成章,记忆力非常好,他小时候读了6年经。 在中国,凡是记忆力超群的人大多数都是读经训练出来的。有一个小朋友6岁时跟着我读经,她今年12岁了,老师上语文课讲的内容,她当堂课能就背下来了。她是学习委员,跟班长一说,班长回家专门用了一个小时,才把这篇课文背下来。为甚么她能做到?因为她经过读经的训练,现在她《红楼梦》已经看了七遍,续《红楼梦》都写了五回。 读经的第二个作用是培养出超越常人的记忆能力。我以前不相信,直到我培养出几个这样的孩子,我发现确实如此。过目不忘的能力确实存在,唯一的途径就是读经。 读经的第三个意义——这是最重要的——提高人的说话能力、提炼能力、归纳能力、写作能力、分析能力。读多了,人的智慧会获得整体、全面的提升,全面的优化。思考问题,不限于现在流行的观念,而是更广阔、更有深度。刚才说的那个12岁的小朋友,她现在正在研读《三国演义》、《孙子兵法》,是她自己找书研究。她现在能背下《红楼梦》的很多片断,出口成章。她懂得为自己做全面的规划。我前段时间看见她,问她最近做甚么。她说准备给自己起一个「字」号;她希望让老师,给她起个法号。名和字是对应的关系。岳飞,字鹏举,岳鹏举。他想做擎天柱,把天举起来,成为国家的栋梁。王阳明,名王守仁,他起的字叫王阳明,明白自己最真的东西,内里面能量纯阳,显出智慧的光明。起「字」,就是自己立志,立下自己未来的发展方向。立志最佳的年龄在初中、高中,特别是高一、高二。你们绝大多数都是高一、高二的学生,如果你门通过诵读经典,立下一个大的志向,则一生活得就会有价值、有意义。 因此,读经的意义在于:第一,建立参照系;第二,培养出超越常人的记忆力;第三,全面提高自己的综合能力(说话、语言表达、写作、归纳、提炼、分析能力)。 如何读经? 如何读经?方法特别简单。每天一次,每次是十数遍、数十遍。读经的时候,不要分析意思。 高中阶段是记忆力最好的时期,如果这个时期,你们愿意下工夫读经,三年下来,头里一定能背下三万字。如果三年后,能背下三万字的中国经典,你们在座的各位,都是未来的比尔盖茨。想不想当比尔·盖茨? 台下:想。 想当!鼓鼓掌好不好? 很简单,初中、高中开始,拿出三年时间背下三万字,只要坚持,就一定能做好。 广州知名学者、策划师,中国十大策划家之一的王志刚,上大学的时才下定决心,一定要读经。大学四年,他只读一本经——《史记》,他能背下很多《史记》的内容。《史记》记载着历史上很多人成功、失败、发展的策略和方法,对他的职业有很大的帮助。 深圳知名的房地产碧桂园,是王志刚策划的。碧桂园一开始销售得很不理想,王志刚一策划,就销售得很火。 如果我们在座的各位,从现在开始,用三年时间背下下面最重要的几部经典:《老子》五千字,《大学》两三千字,再加上《中庸》、《论语》,一共三万字左右,你的识字量将大增,大概能掌握四千多个汉字;如果达到五千汉字,就是大学中文系教授的水平。大学再读经四年,在座的各位,最起码是王志刚先生的水平。 如果确定要读经,三年背三万字,并不多。加上把高中语文课的文言文也背得滚瓜烂熟,写作的水平将很厉害。你们会成为写作的大家,写作不是为了当作家,而是为了奠定智慧的基石。 古代的中国人,文史哲不分家,象数理一体。他们从小背经典。 当代的官员中,文史哲、象数理的水平,抵达古代官员水平的人,好像还没有出现过——当然,古代人没有现代 人的科学技术水准高。 张仲景是中医大家,本职工作是长沙太守。他治理地方时,很多人得病,他就给人治病。他把自己治病经验总结出来,就成为一本中医名著《伤寒杂病论》。宰相张居正,他父亲得病,他能父亲自开处方方。董吉昌,也是一个大官员,进士,授翰林院编修,官至礼部尚书,现在的部长级官员。他业余时间创作的书画作品,成就很高,成为伟大的书画家。 为甚么古代官员在很多领域能有这么高的成就?因为他们从小就诵读,思维方式是中国人的思维方式,他们的创造发明,具有中华文化整体观的思想。 现代人的思维是割裂的,不是整体的。中国文化和西方文化最大的区别在于:一个是整体的,一个是割裂的、局部的。一种病,找十个中医大夫看,开了十个不同的方子,都能治好病。找西医看病,十个大夫开的药是一样的——西医是直线思维,而中国从各个角度都能解决问题。 在古代,做出了三不朽事业的人中,除了孔子,还有就是王阳明、曾国藩。他们都是从小读经的。 王阳明五岁就把很多经背下来——他说话很晚,五岁才开始说话。他爷爷天天诵读经典,一来二去,每天厅经的王阳明就能把很多经典背下来,后来他的成就非常高——日本的明治维新受王阳明的影响特别深,你在日本批判王阳明,人家给你玩命;可惜在中国,很多人已经不知道王阳明是谁了。 曾国藩以前特别笨,笨到甚么程度?他像你们这么大岁数的时候,有一天拿着一本经反复背,背了上百遍都没背下来。他背诵经典的时候房梁上藏了一个小偷,到后来,小偷跳下来说,你怎么这么笨,我都背下来了,你怎么还没有背完? 不过,曾国藩每天坚持诵读经典、背经,最后成就很高。成为当时国家的中流砥柱。为什么他能把太平天国灭掉?我们不从政治意义上讲,我们从境界讲、从思维模式讲。太平天国的思维模式是西方思维模式,他们创了一个教——拜上帝教,是按照西方思维模式建立的。曾国藩则完全按照中国人士大夫的思维模式来提升自己、修养自己,所以境界更高。 今年(2011年)得茅盾文学奖的作家刘震云,他说:世界上没有「才华」一词。世界上的许多事情很琐碎,要想有所成就,必须一件事重复做,坚持久了便是专家。再久一些,就会变成大家。 读经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坚持,如果高中坚持三年,大学坚持四年,我相信,在某些领域,你们就会达到专家的水平。研究生再坚持几年,你们就是大家。 读经的时候,有一个重要的要求,读每一部经典,不要分析意思,只管背下来。 清末武术家尚云祥,某一天,有个人找上门,说自己得了一个病,问他怎么办?他说这个很好办,背一本经书,两三个月后,你的病就好了。三个月后,这个人找上门说:「尚师父,我根据你说的方法读经,病怎么没有好?」尚云祥让他赶快去医院。他徒弟问:「师父,您不是让人家读两三个月的经,病就会好吗?」尚云祥说,那个人这两三个月不是在读经,他是在分析意思——读经不要分析意思,只管背下来。 背到甚么程度?背到脱口而出的程度,背到像水流出来一样,背到头里面不用思维想,自然喷洒出来。比方读《大学》,要背到不用脑袋想,这才是读经真正的境界。而且,在读的时候,会产生意想不到的奇迹。 我介绍这些奇迹,如果听我一次演讲,真的这么去读经,你未来就会自己创造这些奇迹。头里面会亮——出现智慧的光明,以后做任何事,头里有个灯、有个太阳,指着你,照耀你,让你知道前行的方向。 我今天带了一个小朋友,读了几个月的经典,让他给大家背一下《易经》,大家掌声欢迎。 小朋友:《易经·系辞上传》第一章:天尊地卑,乾坤定矣。卑高以陈,贵贱位矣。动静有常,刚柔断矣。方以类聚,物以羣分,吉凶生矣。在天成象,在地成形,变化见矣。是故刚柔相摩,八卦相荡,鼓之以雷霆,润之以风雨;日月运行,一寒一暑。干道成男,坤道成女。干知大始,坤作成物。干以易知,坤以简能。易则易知,简则易从;易知则有亲,易从则有功;有亲则可久,有功则可大;可久则贤人之德,可大则贤人之业。易简,而天下之理得矣。天下之理得,而成位乎其中矣。 《易经·系辞上传》第二章:圣人设卦观象,系辞焉而明吉凶。刚柔相推,而生变化。是故吉凶者,失得之象也;悔吝者,忧虞之象也。变化者,进退之象也;刚柔者,昼夜之象也。六爻之动,三极之道也。是故君子所居而安者,《易》之序也;所乐而玩者,爻之辞也。是故,君子居则观其象而玩其辞,动则观其变而玩其占。是以「自天佑之,吉无不利」。 因为时间关系,我们不让他背太多。我们的一些小朋友,现在已经背下来《周易》、《论语》、《大学》、《中庸》、《孟子》、《管子》、《庄子》…… 在座的各位,你们应该稍微有一点紧迫感。等到这背这么多经典的孩子长大,也许那时候,你是某个领域的专家、学者,政府官员,企业的老板,他们到时候,会挑战你们。 他们的思维力更强,视野更开阔,认识事物更深刻。他们读的书多,精神更健康,反应更灵敏,智慧更超常。 据我所知,深圳现在有上百家专门教孩子读经的机构,我们是其中一家。 我们的机构还要练功夫。我是国内比较早参与读经运动的。 有一个孩子,12岁的时候,把《周易》背下来,高二时古文课的分享中,他比老师讲得好。他最喜欢看的书,就是《周易》,别的书他不愿意看,为甚么?太浅了。他在高中写的文章,是解释《周易》的。他把这么深的东西背了下来,以后的研究就会特别深入。 我们现在已经高一、高二了,实际上也不晚。 读经是当下的事,读经是一生的事。现在知道了,抓紧努力,一定会有大的成就。 经典在中国属于形而上的东西,其摸不清、看不见的部分,是无用之大用。在老子、孔子、庄子的经典话语中,这部分的内涵至为重要,是涵养中国人性情和大智慧的种子。 刚刚去世的乔布斯,之所以能创造苹果的霸业,是因为他在年轻时,专门挤时间在印度学了禅学。后来,他在背禅学经典时,突然领悟到,学无用的东西,是为了更好地用。 在场的每一位,如果从现在开始,抓紧时间,学真正形而上的中国经典,未来一定有大的用途,实现无用之大用,会给你无限的帮助。 我祝愿你们因为中国经典的熏陶,有大的成就。 谢谢各位!
  • 查看详情>> 家庭居室是人生中最温暖的港湾,人的一生,大约有一半以上的时间是在家庭居室的呵护下度过的,但是,人们往往更关心生物、食物、气候、心理、人文、社会等因素对健康的影响,却忽视生活中一半以上时间所处的“居室空间环境”这对健康的制约和影响。实际上,我国古代对居室影响健康的问题还是非常重视的,并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逐渐形成了一个专门的学问—风水学。在《现代汉语词典》377页对风水做了如下的解释:“指住宅地基、坟地等地理形式,如地脉、山水的方向等。迷信的人认为风水好坏可以影响其家族子孙的盛衰吉凶:看风水/看风水宝地。”其实,“看风水”即表示古人对自己居住环境的重视,又体现了古人对居室影响身心健康规律的探索,只不过这种探索由于历史的局限性在含有科学精神同时又带有大量的荒谬成份,然而,如果掀开罩在“风水”上的神秘面纱,我们就会发出会心的一笑——风水大师一再宣称的“风水”,其实质竟是居室的居住环境、居室的装修、居室的通风及色彩等因素对健康所产生的影响。如果我们对此问题能有科学的认识,那么,你也会成为当代的新“风水先生”了,这样,你也可以为许多人看“风水”了,并能着手用科学的理论和方法来解决或化解不好的“风水”。 不合理“选址”遗害无穷 在一些描写风水的港台电影或一些关于风水的民间传说中,我们往往会看到或听到“你为什么会得病?因为你住的地方风水不好,如果把你现在的住宅拆了,在我给你选的风水宝地上重新建一新宅,这样,你和你家的人以及后代子孙就不会得病了,就会官运亨通。”等等。果然,按照风水先生选的地址新建住宅后,这家人的病人不光好了,而且后代也很少得病了。其实,这里所说的风水都是不合理的“选址”闯下的祸。 2001年4月的一天,笔者在北方某县城采访的时候,遇到一个奇怪病例,就是有一户人家经常爱感冒甚至肺部总不舒服,找了许多医生都没有解释清楚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朋友们知道我对传统文化一直感兴趣,就拉着我去给他们家看看“风水”。我推托不过,只好去看看。原来他们家门前面是一条车来车往的高速公路,正好到了他家门前分向两侧,这样,西北风裹挟着汽车的尾气就会不断的通过窗缝(如果每天开窗就更严重了)、门(每天都会开门)渗透到他家中。在这样的环境下生活,不受污染才怪呢?当时,我给他们提了两条建议,其一,封死对着高速公路的门窗,把大门及门窗改到后面去;其二,有条件就搬家。结果,这家人采纳了第一条建议以后,就很少得病了。 2001年,在印度某地,接连有好几户人家,患了一种怪病,出现口齿不清、面部发呆、手脚发抖、双目失明和精神错乱等症状,最后全身扭曲惨叫而死。调查结果表明,这些人系汞中毒所致。原来,在这些住房附近,有一家水银温度表厂。该厂环境意识淡薄,对于水银溢出渗入地下这一现象,他们未采取任何有效措施,致使地下水源受污染而使周围的居民遭殃。 2002年,中国南方市有一市民,状告该市电力部门。原因是9年前竖在他家门前的2.2万伏高压线所产生的电磁波,导致他家4口人患了不同程度的神经疾病。 如是看来,过去风水先生所说的“风水”好应该是有一点道理的,其实质就是告诉我们选择居处时一定要和周围的环境和谐起来,不要在风口中,选址建房,一定要选择与环境协调、与自然交融的地方,千万不可大意,否则后患无穷。 据有关的专家分析,环境中对人体健康有直接影响的因子大致有:光照度(包括不可见光)、色彩、景观(包括绿化状况)、声(包括不可闻声)、空气品质、水质、气流、气压、振动(包括无觉振动)、气温、空气相对湿度、电磁波和放射线等因素。在房屋选址或购买房屋时,要将这些因素加以考虑和分析,尽可能趋其利而避其害。 不明智“装修”代价沉重 2001年春天,北京多家媒体报道了一份来自北京儿童医院的调查:在该院接诊的白血病患儿中有九成患儿家庭在半年内曾经装修。专家据此推测,室内装修材料中的有害物质可能是小儿白血病的一个重要诱因。在此之前,我国新世纪首宗室内环境诉讼案年初在北京开庭,在京城赫赫有名的房地产开发商潘石屹和他的中鸿天房地产公司被业主告上了法庭,原因是墙体散发氨气造成室内氨污染。有关部门在这些房屋中测试发现,空气中氨的浓度高出有关标准的十几倍甚至几十倍,其原因是冬季施工时为了防冻在混凝土中加入含尿素的防冻剂。 2001年 3月14日,家住成都市抚琴小区的潘先生致电《四川青年报》,称自己的住房遭遇了“隐形杀手”。潘先生说,3年前他结婚时在抚琴小区买了一套商品房,并花了不少钱买来花岗石进行装修。但一年后,潘先生竟发现妻子没有怀孕,直到前不久他看到有关“绿色消费”的介绍后,才对居室的装修材料产生了怀疑。一周前,潘先生请了一位室内环境专家进行检测,最终找到了原因:花岗石释放的放射性辐射过高影响了精子成活率,致使其妻不孕。潘先生不得不请人砸掉了造价不菲的花岗石。 以上事例越来越明显的表明,“居室污染”已逼近我国居民。近日,中国室内环境监测中心的有关人士指出,继“煤烟型”、“光化学烟雾型”污染后,现在已进入了以“室内空气污染”为代表的第三代污染期。专家介绍,室内环境中的有毒有害物质主要来源有三大类:一是室内装饰材料,如涂料、石材等;二是建筑材料;三是室内用品。 在室内装修时,许多人常用刨花板、纤维板、塑料地板、胶合板、油漆涂料等装饰材料把居室打扮得漂漂亮亮,殊不知这些材料中却含有甲醛、苯、乙烯、甲醇等10余种有害物质。如长期居住在这样的环境中,头痛、失眠倒还算小事,严重者可导致肝脏功能、造血系统的损害。另外如花岗石、大理石和某些彩釉砖等可产生放射性物质,如镭、钍、钾、氡等,长期吸入氡气可导致肺癌及鼻咽癌。一些生活和办公用品也会释放有害物质,如臭氧,它主要来源负离子发生器、紫外线消毒装置、复印机、打印机等。此外,一般家庭安装的小型空调器,使用时所接受的空气基本上来自空调房自身,室外新鲜空气很少补充进来。空调器中的粗效率过滤几乎无法净化空气。这样,导致室内浑浊空气不断循环。这些因素会使常居住者患上“健筑物综合症”、“建筑物关联症”和“化学物质过敏症”。 如此看来,装修的第一要义应是“健康”才对。偏离了健康原则,装修就会成为一种“画蛇添足”,就一定产生“花钱买罪受”的后果。对于不“健康”的装潢材料,千万要拒之门外。装潢时应尽可能采用天然材料或健康材料,不用有毒有害的化学装潢材料。选用的空调器应具有能送入一定量新鲜空气,并能净化空气的功能,或者在使用空调器时配备空气自净器。在装修采购材料时,千万别忘了向销售者索取卫生行政部门颁发的“建筑材料放射卫生许可证”或放射卫生防护部门的放射性检测报告。 选用绿色产品,是远离“居室污染”的最安全方式。中国环境标志产品认证委员会是我国对绿色产品认证的惟一权威机构,消费者可放心地购买贴有“十环、青山、绿水、太阳”为标识的绿色产品。如今,许多知名木地板和一些环保涂料、乳胶漆已开始使用绿色产品标识了。 不协调的“摆设”烦恼四起 王敏患神经衰弱和失眠已经有3年了,虽不断服药却总不见好转。前几日,我见到她的时候,突然发现她红光满面的,说话声音洪亮,再也不是以前的那种病体歪歪的模样。我问她吃了什么灵丹妙药了。王敏大眼睛一闪,高兴地说:“我在‘风水先生’的指导下把房间的摆设和家俱做了调整。” 一日,王敏的同学带着一位房屋装修设计师到她家看望她。这设计师一进房间就开始皱眉头。原来王敏的居室阴暗潮湿,布置得也比较杂乱和拥挤。房间里装饰了“吊顶”,使房屋“净高”降低,室内外空气流通变差。居室外门窗密闭性不好,室外的噪声、臭气、尘埃、飞虫和脏物等不时从门窗的缝隙中进入。居室的墙角受潮生霉,滋生着霉菌等有害微生物。床的上面墙体上悬挂了一个像框和一个吊柜,让人有一种上面的物品随时可能会砸下来的不安心理。卧室的窗帘透明度高,夜间窗外的光亮和清晨的阳光常常干扰睡眠。居室内的家具脚未垫“减振垫层”,每当附近存在振动源时,家具会有振动感。 这个设计师说:“王敏,你是不是有神经衰弱症?”王敏正奇怪设计师是如何知道自己有神经衰弱的呢?这个设计师已经按照职业习惯给王敏提出了一套调整房间的方案了,他说:“在这样的居室中生活,会让人总感觉窒息和压抑,久而久之就会患病。你现在应该因地制宜地对“房屋空间环境”进行科学调整,比如拆除居室里的吊顶;增强了外门窗的密闭性;在受潮发霉的墙体上涂了抗渗液,使墙面形成无色透明的防水胶膜层;搬走了床上的像框和吊柜;加厚了卧室窗帘;家具脚下垫上了“减振垫层”;清除了很少使用的家具和杂物……” 王敏按照设计师的方案对房间进行了一些简单地变动,结果居室马上的就显得宽敞明亮了起来,从而营造了一种人与环境和谐、自然的氛围,使得王敏感到前所未有轻松和舒畅,这不,过了一个月,神经衰弱和失眠症的症状就轻多了。 确实,居室的摆设、温度、通风等对人的健康有很大的影响。从养生的观点来看,居室的色调首先应突出和谐。比如,门窗南向、房间较宽、光线充足的房间,可以采用偏冷的色调;房间偏小,光线较暗的北向房间,则以偏暖的色调为佳。关于居室色调对健康的影响国外科学家早就有了研究。1984年,巴黎安普瓦兹巴瑞医院证实,心脏病患者在红色为底色的环境中,90%的人会有心跳频率增高的反应,反之,淡蓝色和红色则有减低心跳频率的功能。绿色也有使人心静、平和的功效。 据重庆的张孝清老师介绍,居室内的温度、湿度对人的健康与平衡的影响很大。室温度过高时,会引起人的体温升高,血管扩张,脉搏加快,血液循环增加,血容量暂时减少,甚至发生循环障碍等现象。相反,则易使人手脚发冷,影响周身气血流通,尤其对老年人健康不利。室温在冬季两季变化最大,故而应注意调节。在湿度、气流正常的情况下,夏季的适宜温度为21-32℃之间,24-26℃最为理想。冬季适宜的室温应在16-20℃较好。从健康角度看,居室的采光、通风与朝向有密切的关系。如果有条件,在安排房间时,应把人们经常活动的地方(如卧室、客厅)放在南边。把人们短暂活动的地方放在北边。因为朝南房间的采光、通风等均优于朝北房间。朝南的窗口受日照时间最长,可达百天时间的一半以上。春秋两季,光线进入房内的进深可达2.7米,而夏季则不足一米。这样进深是符合居室的采光要求进深。从通风角度看,夏季常吹东南风,朝南的居室可直接进风,有利于空气的流通,使人有一个比较温暖的环境。此外,在居室里生活,睡觉的方向跟健康也有密切的关系—头朝北方、脚朝南方睡觉的人,发生脑血栓的比例比较高。所以睡觉最好采用头朝东、脚朝西的睡位,床铺以东西方向摆设为好。在平日东西向卧的八名患者改为南北向卧(头南脚北)。一年后,除三人无反应外,其它五人逐渐产生了好感觉:一是睡得实,休息得好,精力充沛,食欲增进;二是患神经衰弱、高血压等慢性病的人,自觉症状有了改善,有的则是服药后疗效显着。 我的一位老师曾经说过,什么是居家的好风水,就是你一进房间感觉很舒服,这就是好风水。确实,现代科学的发展,已经可以深刻诠释过去所谓“风水”的本质了,如果我们对这些本质能有一个科学的认识和了解,那么,你就可以超越或改变居家生活的内外环境,改变“风水先生”所预言的“风水不好”的种种谬论,让自己始终在和谐、宁静、温暖的氛围居住,从而尽情享受健健康康的居家生活的乐趣。
  • 查看详情>> 2012年10月1日讲于智勇文化学院第7期智勇闭关营? 蓝晟? 今天下午讲一下《管子》,题目叫《管子》告诉我们的功夫修为。 我们讲《管子》和社会上一般性的讲解《管子》不一样,是围绕如何练好太极拳来展开论述的。对练太极拳意义不大的,我们少讲一点;对太极拳修炼有帮助的内容我们多讲一下。 从全世界来看,管子应是排名在前十名的政治家。管子是齐国的宰相,他的所作所为使国家很快国力强大起来,他治理国家的思想、修身的修为集结成《管子》一书流传于世。 《管子》现存76篇。我们今天只从《心术上》《心术下》《内业》《白心》中选几个片段来讲述,这四篇被称为《管子四篇》。 从《管子》一书提炼出的这四篇,抓住了整个《管子》的机要——枢机和心要。 《管子四篇》影响特别深远,有学者认为《管子》最早提出了心学概念,也是最早提出元气论的人。 心学后被王阳明发扬光大,建立了心学体系;元气论逐渐影响后世的修道学说、中医和、儒学。 中医、儒学、道家、治理国家的学问,都特别凸显元气,形成了中国人认识世界的思维方式。 关于大自然的万事万物从哪里来,古代的中国人主要有两种观点。一个是水,崇尚水的思想,认为万物都是由水构成的;一个是气。 气的思想逐渐变得广泛、深入。因为水是看得见的,表达出来有所局限,很多东西讲不清楚。元气则能把很多事情说明白。 《管子》元气论对后世的影响很大。管子不仅仅是在学术思想上有贡献,在做事业上也有很多功劳——事功很大。 在学《论语》之前,我们先让大家学一学《管子四篇》。因为「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而《管子四篇》正是把修身放在第一位,修身是它最重要的思想刻度。 《论语》是洒扫应对的一门学问。有了修身的功夫再读《论语》,洒扫应对的基础就不一样了——洒扫应对不离开修身。 《管子四篇》有很多版本。我们选了七段,用的是通行本。我们读《管子》,虽然有些地方和流行版本不一样,我们应当注重记忆,舍其词汇中的不同。有的时候特别强调准确率并不合适。 韩美林发现《新华字典》中或者《现代汉语词典》中,对动物的批注是很不合适的。它解释「狼」是大自然一种比较凶猛的动物,狼身上哪个地方可以治病,哪个地方可以吃;鹿,可以做药,全是围绕着人的欲望来解释的。 所以,我们要离名觉相,走内求为要、修身为本之路。 凡物之精,此则为生,下生五谷,上为列星。流于天地之间,谓之鬼神;藏于胸中,谓之圣人。是故民气。杲乎如登于天,杳乎如入于渊,淖乎如在于海,卒乎如在于己。是故此气也,不可止以力,而可安以德;不可呼以声,而可迎以音。敬守勿失,是谓成德。德成而智出,万物毕得。(《管子·内业》) 我们讲《管子》四篇以太极拳为基石。「凡物之精,此则为生,下生五谷,上为列星」,这句话告诉我们大自然中存在着「精气」。万事万物由于有了「精气」才能生长发育。「精气」可以流通于天地之间,「谓之鬼神」并不是意味着现在所说的某一个鬼,它指的是流行于天地之间的天地精神,天地精神就是充盈天地万物,这才是真正的天地精神。藏在我们人身体里面的则是「圣人」。 甚么是圣人?通达的,内在圆融的,自我有觉性的人是圣人。这种能量藏在每个人身上的时候,人就会有圣人的智慧。因此这个东西特别重要,它是真正的精华。 我们练功夫,如果能领会它的真实要意的话,就应该把它藏在我们身体里面,藏在我们胸中,让我们生出圣人的智慧。 如何生出来?我们认为应该用真正具有中华文化精髓的太极拳来往身体里充实。 现在社会上流行的一些太极拳被西方文化侵袭,不是真正具有中华精神的太极拳。 我到香港之前,有一次跟中央党校的于晓非教授一起讲课。于晓非正在学练太极拳。他问我,为甚么现在的太极拳和中国武功没有以前那么厉害。我说是因为丢了中华文化,因此也丢了太极拳的精髓。他问怎么办?我说先恢复中华文化,然后才能恢复真正的太极拳。 现在很多人建议太极拳要越标准化,陈氏标准化、杨氏标准化、吴氏标准化、孙氏标准化。只要提出标准化就是西方思维的起心动念,只要说「手心朝下、左腕」,说后面三前面七,前面三后面七或前四后六,这些表述自觉不自觉已西化了。 1956年国家体委召集专家编创二十四式太极拳,请苏联舞蹈专家指导。苏联舞蹈专家指导下编的简化太极拳二十四式。在编创过程中,已把中国文化的精髓抽掉了。 真正的太极拳最核心的东西是甚么?神意气形。而管子正好讲神意气。如果太极拳离开了这些东西,就不可能是真正的太极拳。练太极拳一定要练出能量和气,气一定要充足。各种事物有了这个气才有生机,它能生出万物。 道是生成万事万物的总的能量和总的规律、总的法则。人有智慧,先天授之,后天成之,身上一定有生出万事万物的总的能量。 「是故此气」中的气有甚么特点呢? 第一,有隐显之分; 第二其大无外,其小无内。显,有天地万物; 「杳乎如入于渊」意味着精微、幽静,看不清摸不着。 「淖乎如在于海」意味着要舒展开,展开的时候像大海一样广阔。 「卒乎如在于己」,卒乎是精髓荟萃的意思,它积聚起来存在身体里面,在生命的里面。 这四个把气的特点一下子还原了。孟子认为它「充斥天地」。要把这个东西充斥在自己心中,惟有修炼才能出来,然而它本身是天然存在的。 万物皆由于此而生。孩子成长就是不断增长元气的过程。一般孩子在13岁前会生六、七层元气,每生一次元气,孩子就会发烧一次,中医讲这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变蒸」。怎么把握这个气?用力量把它握在身上是没用,抓不到——因为无形无相,只可以用心意能得到它。 「音」通「意」,意的下面是一个心,上面是一个音,我们可以用心里发出的音来引它。心里要生出意念,然后才能得到。因此太极拳主要用意,用意才能调动、导引气之产生、滋生。 在这个过程中,练太极拳者需要安静地守着意识、形体、招式、招法,守住内在的性德才能得到它。 德,以前是得到的得,双人加器皿的十字,人要行走,有一个十字路口让你选择,人体的器皿要装心,德出而志出。用心的力量,智慧就会产生。 「万物毕得」,「毕」是代表合适的意思,万事万物恰到好处。我们练太极拳,把握心才能得到意。 心为令,用心来发出引令;意为帅,统帅着气的走向,气催动着身法、动作姿势的开合动静等——如何获得总的能量,这个过程在这一段话中表现得淋漓尽致 夫道者,所以充形也,而人不能固,其往不复,其来不舍。谋乎莫闻其音,卒乎乃在于心,冥冥乎不见其形,淫淫乎与我俱生。不见其形,不闻其声,而序其成,谓之道。(《管子·内业》) 「夫道者,所以充形也」,道充斥我们的形体,如果我们的形体没有道装载在身体里,形体就充斥不起来。 太极拳讲究拳功道一体。必须太极功、太极拳、太极道同时锤炼,才能把我们的形体充斥起来。 道为统帅,道含着功和拳,练拳练功就是为了修道,但是我们一般人固守不了这个道,就会丢失它。 丢了以后就不回来了,就会迷失我们自己。「而人不能固,其往不复,其来不舍」,舍意味着我们有时候会消耗自己的生命,祸害自己的形态。道来了都没地方放。 道有甚么特点?「谋乎莫闻其音,卒乎乃在于心,冥冥乎不见其形,淫淫乎与我俱生」,它在心里,如果你去找形状是找不到它。连绵不断,和你的生命活动共同成长,人生的过程就是修道的过程,只是往往我们不知道。只要活着,道就每一刻都存在。 「不见其形,不闻其声,而序其成,谓之道」。没有声音,但是自然成为了知识,自然在生命活动里面排序。我们练太极拳就是通过太极拳这个功夫来修道的。 修甚么道?修看不见的道,看不见形状,听不见声音,却不断滋生,让你生命获得更好的优化的过程。 这一段特别重要,我们说修道修甚么?就是修前面所阐述的内容。真能把它修出来,悟出来,察觉它,你就是得道高人。 一物能化谓之神,一事能变谓之智。化不易气,变不易智,惟执一之君子能为此乎。执一不失,能君万物。君子使物,不为物使。得一之理。治心在于中,治言出于口,治事加于人,然则天下治矣。(《管子·内业》) 这里面「一物」、「一事」、「执一」都一样,指的是精神专一、意念专一。 如果我们持久地做一件事情,做到极致就会达到神妙的境界。 如果在做事情的时候,能把握事中的变化,这就是智慧。 从功夫角度是混化,太极拳讲的是阴阳之机,动静之机。练太极拳的时候能把握它的变化之机谓之神,能把握整个事物的变化是有智慧。整个事物的变化过程中有化和气,不管事物中如何千变万化,气是不变的。如何千变万化是靠智慧,这叫「化不易气」。不管在哪里,我们练太极拳一定要有思想,因为气是不变的。有的人说练太极拳一定要在公园练,有的人说练太极拳必须接着地气练,有的人说必须对着花草树木练……按照「化不易气」的思想来说,任何地方都可以练太极拳,因为不管地点发生甚么变化,气是不变的,志是不变的。 练太极拳,要想着气充斥于天地,往来都是精神。在哪里都有气的升腾。坐火车、飞机都可以练太极拳。 三十年前,我看了一部叫《姿三四郎》的电视连续剧,印象特别深刻,那是我第一次看日本人拍的连续剧。姿三四郎的原形是嘉纳治五郎,嘉纳治五郎是柔道创始人,柔道之前叫柔术。柔术实际上是日本人的摔跤。姿三四郎拉着人力车,想着柔术跟人力车有甚么关系。后来,他拜一个和尚为师,师父问他「汝今能持否」,他就一回回问自己「能持否」。他得道的机缘就是「汝今能持否」。这个「汝今能持否」在于能不能把握这个一,能把握这个一才有真正无穷的力量。 「执一不失,能君万物」,能抓住一而且不丢失它,就能驾驭万事万物。在驾驭万事万物的时候要「君子使物,不为物使」,我们工作,要能驾驭工作,不被工作所奴役、所占有。 「得一之理,治心在于中,治言出于口,治事加于人,然则天下治矣。」 第八届茅盾文学奖获得者刘震云说,如果做一件事情持续做十几年会成为专家,持续而且努力精进做三十年就能成为大家——关键在于执一不丢。 我有一个很好的朋友——我在北京时,他总根据能否攒钱来选择自己做的事情;过一段时间,他说现在流行卖坟,把坟先存着,过三年把坟卖了能挣一万块钱;过一段时间,他又搞按摩、理发店、买安利和松花粉……他激情澎湃做各种工作二十多年却没成功。他练功夫比我早,二十多年下来,什么高功夫也没有练出来。他东看看西看看,最后丢了自己。 所以说,执一才是最重要的。学一科扔一科,我们同时学七八科,始终在初级中级阶段,最后学了十多年还是没有长进。练功夫也是。 原来我自己学,我买了《武林》杂志,上面有莫家拳,我学了三招。第二期有醉拳,我又学醉拳——功夫一直出不来。后来我归一了,跟一个老师五年十年、二十年地学。我们学太极拳也是,不要贪多,多了会被拳所奴役。 「 化不易气,变不易智,惟执一之君子能为此乎。执一不失,能君万物。君子使物,不为物使」这段话很重要。用在孩子经典诵读上,让孩子一直坚持背经,只管背,暂时不要解经。 执一有了以后,可以开悟。 没有执一,学很多东西反而开悟不了。 我们的松腰太极拳只有二十二式,每一式都可以重复练。现在社会上练的太极拳,有二十二式、二十四式、八十八式、一百零八式,练完这个练那个,练了三十年也练不出东西。 抟气如神,万物备存。能抟乎?能一乎?能无卜筮而知吉凶乎?能止乎?能已乎?能勿求诸人而得之己乎?思之,思之,又重思之,思之而不通,鬼神将通之,非鬼神之力也,精气之极也。四体既正,血气既静,一意抟心,耳目不淫,虽远若近。(《管子·内业》) 「抟气如神」。太极拳揉球的每一式,都在练抟气,把虚空之气、内在之气抟在一起,然后达到神妙莫测的地步。如果没有抟气,气长不了。因为气兼容于万物,生养于万物。孟子讲「万物皆备于我」也是这个意思,把万物和我合在一起。要想把能量抟聚在一起,需要大量地揉球。 每一个动作先抟练,然后才能「一」。 怎样做到?要「执一」。 你能不能不求别人,也不求外界的东西,而让自己抵达?怎么办?思之。「思之,思之,又重思之,思之而不通,鬼神将通之,非鬼神之力也,精气之极也。」这句话特别重要,可用它来解释太极拳的创立,比方说张三丰创太极拳——观蛇雀的搏斗。张三丰看了蛇雀搏斗,晚上睡觉的时候梦见有一个神人教他一套拳。第二天他用这套拳斩杀了百余干扰他的人,然后创了太极拳。《管子》中说这是「精气之极」,是最精华的气达到极点的表现。据统计,人创造发明最好的时期是25~35岁,因为这个时候人的精气特别足。到了35~40岁,创造发明越来越少,因为体内的能量不足,也就是先天的气不足了。所以,最重要是实现「精气之极」。 怎样实现?抟气,抟了气放在身上。 「一意抟心」是指意念不要杂。练太极拳没有一个杂念叫「执一」,「抟气」和「执一」要同时实现。 怎样实现?四体要正,首先要做到身体正。为甚么让你们端身正坐,就是为了让大家能量充足。四体正的目的是使血气安定、均匀地匀布在身体里,没有任何的堵塞。 不要以为光练太极拳,把气抟在一起就是厉害。我以前学过南拳,南拳对练是第一招,左开步,对着这人的胸打一巴掌,然后这个人又打自己一掌。 我现在这么一抖,气就能凝聚——我们还要让气散布在身体里。不知道它在哪里,但可以感觉到精力旺盛。 有的人经常把气聚起来——形成一个拳头大的气团游走,这对身体不好。我当年跟师傅学开车。我学开车的大师兄每天练气功,还会表演,看着这个球聚得这么大,而且明显可看到球在身体移动。他是怎么做到的?他可以让气积聚起来,而不是匀布在身体里。还有大家看到硬气功表演,如砍头、砍背、砸砖等等,实际上,这些普通人经短时间的训练就可以做到,只要聚积能量,把它全聚到一处。 有一个特种部队的战士,他每天用头拍砖,退役后跑到我这里学拳。 他说总感觉气在身体,特别是在头部里着、闷着,我说因为气经常积聚在头,每天头部捱打,气必须往头部运行以迎接砖头的机打。解决办法:多练八卦走转。结果,几个月气就匀布周身,头部气裹、气闷的现象就解决了。 怎么办?让气血在身体里融合,心专一到极点。还要做到耳目不受到外界的干扰。 康熙教乾隆打枪时,乾隆特别安定,当年他刚刚6岁,就能做到枪走火而人不受惊。我们读书也是这样。读书的过程中也要安定、不受外界干扰。我练八卦走转时,任何人过来跟我打招呼,我微微点头示意,继续走,不停下来,不受干扰。 「虽远若近」是说那个事物虽然在很远的地方发生,我们感觉就好像在身边发生的一样。 我教孩子站庄时,就出现过这种神奇的现象。1994年,我教一个11岁的小女孩站庄。她后来说,感觉整个都跟外面连上了,就连外面空气的变化她都知道。特别神奇的是,她一安静,满脑子都是油画。她问我为甚么会这样,我说安静以后,原来记忆里最深的东西就在头里面凸显。我问她昨晚干甚么了?她说在舅舅家看了一晚上的油画。 第二天站庄时,她满脑子都是卡通。她告诉我,前一天晚上看电视上的卡通片了。人在特别安静的时候,就会浮现记忆中印象最深刻的东西。 考试也是一样。不要着急做卷子,先端身正坐,拿到试卷后看一遍试卷,然后想怎么回答,答案一下子出来了。 有一次,我在黑龙江的一个地方教拳,那里的老师素质差,考试出书本上的例题。一个小孩发现是例题时,一闭眼,书上的答案就自动出来,他就照着脑袋里的记忆抄。 我们之所以学习不好,是因为我们的灵明之心丢掉了,听课的时候走神了,被干扰了。 如果总被干扰,灵明的东西就没有了,未来学习会很辛苦。 虚无无形谓之道,化育万物谓之德,君臣父子人间之事谓之义,登降揖让、贵贱有等、亲疏之体谓之礼,简物小大一道,杀戮禁诛谓之法。(《管子·心术上》) 这一段继续深入讲道。道是无形的,怎样感觉到它?能「化育万物谓之德」一个是无形的提供了能量,但又要运化万事万物。 我们理解中国文化中特别讲究的一些东西,譬如说「君臣父子,人间之事为之义」,意思是上下级、父子俩之间互相交往交流,都一个道理——义,乃恰到好处的去做应该做的份内事。对这个人好,对那个人不好,或亲近只是因为血缘关系的亲疏也是一个礼、道理。 「简物小大一道」,简单的简,物代表繁杂,小大,不管是「小」还是「大」,不管是简单还是复杂,实际上都是「一」,都是一个道理,都是一体,没有区别。 比如练八卦走转,先从简单的开始,后来有十五种心法、十五个步骤,十五种和十五个步骤是繁。简单是不是八卦走转?是。后面的很多心法是不是八卦走转?还是八卦走转,他们是一个东西。 练太极拳,我们的动作不管是开展还是紧凑,不管是简单还是复杂,我们把握这个道,把握「一」就好了。 在这个道理中,世界上有惩有罚,都是为了让你掌握一。有时候罚也是奖励,通过这个方法让你记住。 形不正者德不来,中不精者心不治。正形饰德,万物毕得。翼然自来,神莫知其极。昭告天下,通于四极。是故曰无以物乱官,毋以官乱心,此之谓内德。是故意气定然后反正。气者身之充也,行者正之义也。(《管子·心术下》) 「形不正者德不来」,这个德是道德的德。身体不端正,气就会偏,气会偏就不会养你身体。 练拳练功夫第一件事是调形,因此每一次练拳之前,都会站无极庄,百会上领,下颌回收,两手自然下垂,都是为了调形。但调形不是目的,调形的目的是让气在身体里生发。 「中不精者心不治」,「精」有版本上是「经」,据郭沫若考证是「静」,内在安静,心就能舒妲。 「正形饰德」,要正形修自己的德行,通过形体、调息来修。调息怎么修德呢?心里面不要有杂念,万物会恰到好处地和合共生、「翼然自来」。比方我们想蓝天想体内,想蓝天和体内,是与天地精神相往来,连绵不断,丰盛充沛地进到我们身体里面。 「神莫知其极」。形体调整的好,功夫越来越精进,愉悦感、充实感就会越多,道理也会明白了,了了在心。 为甚么导引练无极庄时说「蓝天白云,特别快地进入身体里」。说的特别快,念头也要跟上,否则,人家天地之气还得等一等——怎么过去?词没了、意念也没动,天地之气就不来了。天地之气,是旋转着来的,像云彩、旋风一样来也不一定对。因为它是连绵不断,密集如海,又旋转又翻滚,又起伏又倒腾地进来,特别丰盛饱满地进来。这个特别神奇,可以察知天下所有的事情。 「通于四极」,四面八方很多事情都能了解。据说孔子四十而不惑,孟子也是四十不惑。孔子四十岁之后,很多功夫都修出来了。 四十之后,孔子无所不知。有人说洞里跑出一只羊,问孔子是怎么回事?孔子说不对,应该是洞里跑出了狼。孔子一想就知道。你们也要好好修,修到一定时候就可以察知万事万物。 王阳明是心学的集大成者,从小文武双修。他五岁前不会说话。每天听爷爷读经,五岁一开口说话,满嘴都是经典(所以家长们不用特别着急,只要把氛围给小孩,小孩自然就学会)。7岁的时候,格物致知,格了七天没有格明白。后来王阳明发现「格」是格自己的杂念来修自己的自身,是格身体里的物欲、妄念、杂念。王阳明13岁时跑到内蒙古练武术、射箭、骑马,绘制了蒙古的地图。在长城时来了两个蒙古敌人,13岁的王阳明一看见,马上把箭对准敌人射,两箭就把敌人射倒了。王阳明每天都静坐,不被外面任何东西干扰。有一天他静坐时听到了声音,赶快起来埋伏好,说今晚有敌军来偷袭,结果敌军果然来偷袭。要练好这个——这样就能「通于四极」。 不被外界的事物扰乱感官,不因感官的感触扰乱内心,「此之谓内德」。 如果被外界干扰,内里就没有得到东西。现在最大的问题是,以物乱感官太严重了。我们决定,凡是新来学习的,要没收手机、计算机。要想我们的孩子有所成就,一定不要以物乱感官,感官受到刺激会乱内心。 有一天早晨,两个孩子睡懒觉,一了解,是前一天晚上在计算机上看大片了,这就是「以物乱官」。乱了以后,会打扰第二天的学习。练太极拳也是如此。 老前辈练功夫,都能做到不受感官干扰,才能练出东西。今天要考试,明天要约会,后天要请吃饭,大后天要过节,这些事都会干扰感官和内心。 我以前跟一个师父练功夫,特别奇怪的是,我们正在看香港回归实况时,师父失踪了——离开了电视室。第二天见到师父,原来他回去练功了。他不因为香港回归而耽误每天的练功,这才有所得。 「是故意气定然后反正。气者身之充也,行者正之义也。」意气安定了之后,才能让自己的气正起来,才能让自己的行为正起来。 意是我们的认识活动,只有它定了,才能让我们的气不受更多的扰乱。不能经常熬夜,半夜12点的时候,正是阴阳之气转换时,这个时候气会流动。子时属阴,阴最重要的特点是静。静的时候,阴要找到特别顺的东西。如果这时候你没有静,而是在玩计算机、麻将、打牌,意气就断了,意气断了,气就不正了。 气者生出意,意充实进身体,我们才有能量、才有宽阔的心胸。以前有些专家认为把音乐、美术都学好就是充实自己,其实不然,因为把音乐、美术学好,学的只是知识或者培育美感。我们最需要的是气这种能量来充实自身,来养自身。 人是因为气弱、气断才死去。我们需要把气练得更长久。 「行者正之义也。」按照郭沫若的说法应该是「正者行之义也」,心里面正了,以后才能走根本的路——本立而道生的大道。 道之大如天,其广如地,其重如石,其轻如羽。民之所以知者寡。故曰何道之近,而莫之与能服也?弃近而求远,何以费力也?故曰欲爱吾身,先知吾情;君亲六合,以考内身,以此知象,乃知行情;既知行情,乃知养生。(《管子·白心》) 练太极拳,一定要练太极功、修太极道。 「道之大如天,其广如地,其重如石,其轻如羽。」如何让这个道更亲近一些?我们现代人往往舍近求远,每天被物质的东西所干扰。如果你爱自己的身体,要先知道「吾情」,这个「情」指的是人的性情。 「君亲六合」,作为君子之人要亲近他,察觉他。「六合」是上下前后左右,身体周边的虚空叫六合。太极拳周身是目,因此「周视六合」也对。以此为法则,能更好地导引我们的性情往更健康的方向发展。这才能真正养护我们自己的生命。 导引性情要按照太极拳、太极功、太极道的方法来导引,让我们的性情涵养更符合道的规律和法则。 太极拳架套路要充实进而内功心法,在打拳的过程中,还要知道它的道理、规律和法则。气——能量充斥全身,性情才能自我优化。香港唐君毅的弟子讲孔子,讲了二三十年讲出一本书叫《孔子性情学》。 孔子这种的真性情,行诸于内就是每个人自身的道化——道之内化,道化的深浅可看出真性情如何。 真性情是涵养出来的,涵养甚么?涵养专一,涵养静定,涵养觉悟。? (智勇文化学院举办的闭关营,目前,已经举办了25期了。讲了很多内容,正在陆续整理中。)
  • 2015-11-11
    查看详情>> 有一天,在我这里学练了两年太极拳的一个孩子家长,对我抱怨到:蓝老师,为什么我的孩子,练了两年太极拳,身上还松松散散,没有练武人的那种雄赳赳气昂昂的样子。也就是没有练武人的范儿。 这个家长可能误会了,以为练太极拳会练出肌肉块、或者走路晃着膀子走路的样子。20世纪八十年代,很多流氓、或者黑社会老大也这样走路;当然,很多练外家拳、以及西式体育锻炼所练出的人走路,外表很酷、很有型、很彰显力量,实际上,这样练武所练出体型、体格、造型,更多是西方式武术,或虽然是中国原创的武术,只不过是向外求法的外家拳——练外在筋骨皮为主的武功。 内家拳,则要求武人文相。 练内家拳,就是意识活动和功夫走向,心向内求为法要——前辈称之为思维活动的内求法;亦是向内求自身本具之精气神的功夫,叫做内敛精气神,所练出的功夫,不是彰显于外,去表演、去显山显水的张扬肌肉块等;而是内存于生命的本体中,养护、滋补经络气血和根本智。 隋唐时代,虬髯客、红拂女、李靖,被称为「风尘三侠」,而且,虬髯客因为天下是他的。一日,李世民拜访虬髯客,虬髯客等到村口迎接。还没有到村口时,一群孩子在田野间玩踢球,结果,刚下马的李世民,就把裘皮大衣往地下一放,和孩子们玩耍到一起了。此情此景,被虬髯客看到,就对红拂女和李靖说:天下是李世民的,看来不是我的。 为什么虬髯客认为天下是李世民的呢?就因为李世民具有武人文相。以及武人文相所体现出来的没有分辨心、自然而然的生命状态和元气淋漓的洒脱。 武者,勇也、胆也、功夫也;文者,智也、礼也、平常心。 武人文相,练太极拳平时外显的是彬彬有礼,示平常心于日常生活中,仿佛文弱书生一般;内里边,则气血周流不息,循经而行,安逸舒适,古人称之为内动不可使人知也。
  • 查看详情>> 很多人问我,您的文武之道理念来自哪里? 我说,来自于中华文化的古圣先贤。 中华文化历史悠久,历代古圣先贤辈出。古圣先贤,是中华文化的创建者、传承者、发扬广大者。中华文化,分为有形物质文化形态——形而下者谓之器;和非物质的文化形态——形而上者谓之道。这两种文化存在形态,一阴一阳,共同构成了我们的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这其中,我们国家一切已经过去、已经故去的文化学术的总和,可称之为国学,因此,胡适给国学下的定义就是国故之学;而梁启超则认为指导我们生活的理念而形成的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行为准则,亦为国学,因此,他给国学下的定义为:躬行之学。 国故之学,更多从学术层面来阐述的;躬行之学,更多是从普通人日常生活的价值观方面来阐述的,这两个定义,从不同侧面阐述了国学的定义和价值。、 我则认为,文武之道,合起来,才是国学;国学是国故之学和躬行之学的合一,一阴一阳。国学之学,以国学经史子集的典籍为载体,谓之文以载道;躬行之学,以武学为基石,特别是体现中华文化王道精神的太极拳,是大器晚成之武学,谓之武以证道。 因此,中华国学,文武之道,一张一驰,一阴一阳,文以载道,武以证道,文武一如,生生不息。
  • 查看详情>> 2014年岁末,爱尔兰总统希金斯造访阿里巴巴总部,马云团队为其奉献了精彩的太极拳表演。 王选、柳传志、马云、曹彤——中信银行副行长、李连杰、郑俊豪——裕福集团董事长、谭伟豪——香港权智集团、立法会议员、杨光——四川思八达企业管理公司董事长、张韧——七天酒店首席运营官)、郭广昌——上海复星集团董事长,等等企业家都在练太极拳。 大企业家们是能最先感受时代风尚的人,他们学练太极拳,一定有普通人所理解不到的地方。 太极拳热,已成为不可阻挡的趋势。 2015年5月7日,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中医药健康服务发展规划(2015—2020年)。《规划》提出,大力发展中医养生保健服务,推广太极拳、健身气功、导引等中医传统运动…… 太极拳为什么受到青睐,马云认为,太极拳实现内外三合、循理求精、舍己从人、虚灵顶劲、气沉丹田。 企业家做到这5点,则会形成中国式的职场智慧——内求本具,事理通、身心健康。马云说:“我做企业,无论是企业内部员工的管理还是跟客户、跟竞争者的关系,几乎完全按照太极的宗旨”。 春江水暖鸭先知; 太极拳热,企业家先知。 太极拳的道理,就是国学的道理。 国学的道理,就是做人做事的道理,就是事业成功的道理。 天下的道路有万千,而理唯一贯。 这个理,就是太极之理,阴阳调济之理,就是致中和之理,就是含三为一之理。 这个理,名词不一样,说的事是一,这个一,就是国学和太极拳的灵魂。 没有了这个灵魂,国学和太极拳,就成为游魂野鬼;就不能成为中国人身心性命的大智慧了。 国学与太极拳有了魂,就会让人的生命获得全面优化。 生命优化的人是什么样子的呢?

首家按效果付费的培训众包平台

0755-83802522

周一至周五 09:00-18:00


可信网站 百度信誉,放心访问 支付宝-特约商家 网络警察